福清路过郑介公故里

读史怀监门,爱君伟丈夫。但请苍生命,不惜微臣躯!
伏阙陈谤书,如闻君疾呼。意气过石介,岂为激烈乎!
一朝君命下,贬谪在江湖。高风自千古,臣心足不孤。
后人思古谊,立碑在前途。曰侠、诚义侠,名字不模糊。
岭头有松柏,路畔有苇蒲。我过君故里,想见流民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福清路过郑介公故里》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
  1. 作品原文
  • 读史怀监门,爱君伟丈夫。但请苍生命,不惜微臣躯!伏阙陈谤书,如闻君疾呼。意气过石介,岂为激烈乎!一朝君命下,贬谪在江湖。高风自千古,臣心足不孤。后人思
  1. 诗歌鉴赏
  • 历史情感的表达:《福清路过郑介公故里》通过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郑介公的怀念,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读史怀监门”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他对古代贤臣的敬慕之情。
  • 人格魅力的彰显:诗中的“爱君伟丈夫”不仅描绘了郑介公的伟大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正直、勇敢品质的尊崇,以及对自己行为标准的反思。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评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通过“读史怀监门”、“伏阙陈谤书”等意象,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素养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 语言的凝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感,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失朗朗上口的美感,充分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福清路过郑介公故里》作为一首充满历史感的古诗,通过诗人洪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伟大形象和他的崇高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怀念,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自身所秉持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