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北巡向顺安

行鼓初鸣驿骑催,邮亭小雨净无埃。
雁声远自云间落,秋气先从塞上来。
村女田中方拾穗,农夫树下共衔杯。
天时更觉重阳逼,山菊如期处处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北巡向顺安》是一首描写秋季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古诗,由清朝诗人洪良浩所作,该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作完成于清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 文学风格:洪良浩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景象。
  1. 诗歌原文
  • 首句:“行鼓初鸣驿骑催,邮亭小雨净无埃。” 描述了早晨驿站的情景,行鼓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而细雨洗净了尘埃。
  • 次句:“雁声远自云间落,秋气先从塞上来。” 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观,大雁南飞的景象和凉爽的秋意传递而来。
  • 结句:“山菊如期处处开。” 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在秋冬季节里逐渐凋零却又不失生机的状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画面中,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诗中所描绘的秋景。
  • 情感表达: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还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喜悦。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诗词作品,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迪。
  • 社会意义:此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表达,它同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哲学,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发北巡向顺安》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天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洪良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