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北伐至孤竹,武帝东巡礼岱宗。
大帻神人谁复识,羽衣仙子竟难逢。
游谈遂化燕齐俗,豪侠尚传王霸踪。
况是边风好驰射,居民不复力耕农。
入关杂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关杂咏》是清代诗人洪良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段重要时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洪良浩(约公元1750年—约公元1814年),字云阶,一字子野,号南郭子,浙江仁和人。清代文学家、书法家,著有《入关杂咏》。
-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入关杂咏·桓公北伐至孤竹》:这首诗描述了汉武帝东巡至泰山时的情景。诗句“大帻神人谁复识,羽衣仙子竟难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想象与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神秘感。
- 《入关杂咏·其二》:这首诗则反映了唐朝皇帝东征的历史事件。诗句“唐文皇帝昔东征,黄钺亲将天策兵”展现了唐代皇帝的威仪与战争的残酷,而“遂以至尊临绝塞,宁知万乘困孤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帝王征战的感慨。
- 文化背景:
-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著名的皇帝,其东巡泰山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唐文皇帝即李世民,他曾经东征高丽,展示了唐朝的强大国力。
- 艺术特点:
- 意象生动:洪良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神人、羽衣仙子等,这些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意境。
- 语言简练: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历史场景的宏大与历史的变迁。
- 历史意义:
- 历史见证: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洪良浩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感悟和思考,使得诗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 文化传承: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价值:
- 历史教育:通过对《入关杂咏》等历史题材的诗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 艺术欣赏:诗歌本身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入关杂咏》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连接着诗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记忆,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的人能够窥见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