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 燕

风定榕阴,停鞭乍睹,似曾相识。红襟玉剪,独怜花下娇色。三分板渚三分柳,偏解后三分佳客。看玉珂交挽,昵他香伴,往来如织。
一碧芳心窄。想浑软腰支,翻飞无力。卿应共惜惺惺,原不相隔。嫣然喜得周郎顾,恨莫驻匆匆驹隙。恰记取话呢喃,梦入仙源路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笛·行严久滞桂林,并偕燕婉,顷有词见寄,依调和之》是一首近现代的词作。这首词由汪东创作,表达了流落江湖的感慨与对君国的思念。下面将围绕此首词展开详细分析: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月下笛·行严久滞桂林,并偕燕婉,顷有词见寄,依调和之》创作于近现代,具体时间不详。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同时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 作者背景:汪东,字季新,号南屏,近代著名诗人和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1. 诗词原文
  • 词中描述的是行严久滞桂林,同时还有燕婉相伴的情景。词人通过描绘雨后黄昏的景象,传达出旅愁与思乡的情感。同时,词人还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思想。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在《月下笛》中,“宾鸿数列,散点遥空明灭”等句子,通过描绘宾雁飞翔的场景,营造了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词作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汪东在词中抒发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以及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痛苦心情。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月下笛》不仅展示了汪东作为近现代诗人和词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