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元
【注释】 眼波媚:指眼神如水。 别忆:离别时思念对方。 碧玉破瓜年:《诗经·卫风》:“碧玉搔头,青丝结发。”后以之比喻少女。破瓜,古时女子十五岁称“破瓜”,十六岁称“齐眉”。 娇小谢华铅:娇小,年轻貌美。谢,通“卸”。 入伊心里,非关酒后:进入她的心里,与饮酒无关。 即在愁边:即在忧愁之中。 分明彊笑难抛却,消息透人前:勉强笑着,掩饰不住对对方的思念。 黏泥带絮:粘着泥土和飘飞的柳絮
【注释】 1. 陂塘柳:指柳树。陂塘:池塘,水边的平地。柳:指垂柳。 2. 恨悤(hòu)悤、好春抛却:怨恨春天抛弃了自己。 3. 海棠阶下风软:春风拂煦,海棠花开得娇嫩柔软。 4. 朝来妆罢娇无那:早晨起床梳妆完毕,娇美如玉的脸儿已无颜色。 5. 正是雪消云暖:正是春回大地,雪消云暖,天气晴和了。 6. 帘不卷:窗帘没有卷起来。 7. 要录曲、屏风深闭无人见:想弹奏曲调,但屏风紧紧地关闭着
临江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丝雨低迷迷古道,朝来分外凄清。” 这句话描述的是春天细雨绵绵的景象,雨水使得古老的道路显得朦胧而迷离,清晨时分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清冷。 - 第二句:“遥山兀自不分明。”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处山峰的模糊不清感。由于细雨的影响,远处的山峰似乎变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美。 - 第三句:“云连双凤驿,烟锁内江城。”
诗句输出:枕上五更风劲,雪上归鸿爪印,寒原衰草日如霜,不信花朝近。 译文输出: 在夜深人静的清晨,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感受着外面凛冽的北风呼啸。 那飘落的雪花就像一只只鸟儿的脚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看着原野上枯萎的野草,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告诉我春天已经远去,花朝节也不复返了。 注释输出: - 五更:指天将破晓时的时辰,此时天气寒冷。 - 风劲:风势很大。 - 爪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名为《沁园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疑病疑痴,小撇还来,将行又慵。 疑病疑痴:作者怀疑自己有病,也怀疑自己有痴呆的症状,可能是由于他长时间在外地工作或生活,身心疲惫所致。 小撇还来,将行又慵:这里的“小撇”可能是指作者离开家乡或朋友时的一种依依不舍之情。而“将行又慵”则表达了他即将离开但又感到慵懒的情绪。 奈沈沈夜柝,者番愁客,潇潇暮雨,几遍撩侬。
【注释】 渌水:清澈的河水。蒲帆:用蒲草编织的船帆。波似绮:波纹如锦。 城影分明:城的影子清晰可见。花影避:花朵的影子躲避着什么。情事:旧情人的情事,指前情人。卿:你。蠡壳:螺壳,古代一种乐器。短窗:小窗。深院里:庭院深处。猛犬:凶猛的狗。昆仑:神话中的山名,昆仑山在今新疆中部。寂寞东风:东风冷落、凄凉。销凝:惆怅、怅惘。天上人间:泛指天上和人间,这里指天宫和凡尘。意:心意。 【赏析】
【注释】: 1. 飞近:靠近。2. 深院:深深的庭院。3. 香朝:早晨沐浴时散发的香气。4. 落英:指落花。5. 寂寞:孤单。6. 珠钿:珍珠和玉石镶嵌的首饰。7. 玉燕:玉制的燕子形状的装饰品,常用于簪子或发饰。8. 还懒:不想动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春日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 上片开头三句写花的飘飞,接着写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坐”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 “五载”指五年的时间,即诗人在凤城居住了五年时间;“赋游仙”,指诗人作赋以游仙诗;“玉宇琼天”,指天空中洁白的云彩,用此比喻京城的美好景象;“小怜情绪独缠绵”,指诗人自己对京城的喜爱,并独自沉醉其中;“堪笑当时真孟浪”
【注释】 过龙门:经过龙门山。 方筱泉:即方子攸,字筱泉。 太守:指郡守。 宜春苑: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汉武帝时建,唐时为宫苑。 斗芳妍:竞艳斗丽。 斜贴花钿(diàn):斜插着花形的装饰品。 桂堂前:在宜春苑中。 秃襟:空荡无物的衣服。 十二华年:指十二年的时光。 娇面嫣然(yān):娇美的脸微微上翘的样子。 阿谁催逐祖生鞭:阿谁是谁?催促他赶路的人是谁?祖生是晋代人祖逖的故事
【诗句释义】 渺渺情天,茫茫恨海,无端划出江州。 正断云堕岸,残月窥舟。 已是寻春黯澹,怎教抛去离忧。 多应那夜和鞋,一梦兜上心头。 迟迟黄犬,杳杳青鸾,明知书札难投。 争奈向、悠悠推却,思更悠悠。 纵自情忘楚玉,偏疑意惹吴钩。 盈盈一水相连,底事隔限鸿沟。 【译文】 渺渺的情天,茫茫的恨海,无端地划出了江州。 正像断云堕在岸边,残月窥视着船头。 已经是寻春黯然无色,怎么能抛开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