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怀马芰珊、秦书南

晴雪凤州柳,细雨剑门山。经过千叠修栈,衣袂塞云寒。北客鸢肩火色,南士风流旖旎,连辔向长安。乌帽蹇驴去,落日射潼关。
横街侧,镫如豆,伴臞禅。更番翔集何事,孤雁锻霜翰。一则香熏左掖,一则魂归白下,生死两悠然。消息已茫渺,相见又何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怀马芰珊、秦书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词作,创作于公元1093年(宋哲宗元祐八年)。这首词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马芰珊和秦书南的深切怀念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两位朋友的深情厚谊。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运用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才情和胸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