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欲无险,峡势尚未平。
峨峨夷陵山,遑肯西南倾。
怒石指上流,力与惊涛争。
一折不能御,奋迅催雷霆。
遂令下吴楚,所向皆空明。
我思古直躬,抱负每不恒。
艰贞乃隐者,骨鲠惟孤臣。
无论事成否,此心皆至诚。
乾坤萃清气,孕秀归精英。
鬻拳与正则,安知非降灵。
我欲登兹山,旷览风云生。
王事动靡盬,怀古空斯行。
沿回挂帆过,峡口云冥冥。
入峡书所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峡书所见》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宏伟气势,表达了作者对三峡奇观的赞美之情。
全诗为: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朝发白帝彩云间”,描述了早晨从白帝城的彩云中出发的情景,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彩云”可能是指晨曦中的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江面上形成的美丽画面。诗人用“朝发”一词,表现了清晨出发时的美好时光。接着,“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描绘了诗人乘坐轻舟行驶在长江上的感受。这里所说的“千里江陵”指的是长江沿线的千里之遥,而“一日还”则表示一天之内就能到达目的地。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顺利、时间飞快流逝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句诗描绘了峡谷中两岸猿猴不停地啼叫的景象,以及诗人乘坐的小船已经驶过了重重的山峦。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三峡的险峻地势,也传达出诗人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勇气和毅力。总的来说,《入峡书所见》这首诗通过对三峡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旅途经历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旅程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