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空秋影函江碧,双双死生相许。矰羽飞来,柔肠遽折,望断潇湘烟雨。斜阳远渡。只垄上西风,尚留咽语。汾水惊泷,至今犹□带凄楚。
谁歌河满古调,为君双泪落,凭吊千古。蓼影分红,残碑晕绿,别有伤心无数。返魂香炷。愿化作鸳鸯,依然飞去。谱入哀弦,一声声更苦。
台城路和雁邱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和雁邱词》是清朝唐蕴贞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扣空秋影、函江碧水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其词中的情感复杂而细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物的内心感受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唐蕴贞是清代的女诗人。据资料显示,她生活在清初时期,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对于女性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唐蕴贞的《台城路和雁邱词》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上展现了唐蕴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首先,从词的结构来看,它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使得整首词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富有力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尊重和借鉴。其次,从情感表达上看,唐蕴贞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物的情感状态,这种手法既新颖又富有象征意义,使得作品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看,《台城路和雁邱词》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通过研究这首词,不仅可以了解清代女性的文学创作情况,还能深入探讨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女性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也能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台城路和雁邱词》作为唐蕴贞的经典之作,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更在文化传承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性、情感以及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