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欃枪待扫。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莼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关山非道。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
台城路儿子受祺通籍后,仍从戎,山左军事方殷,不容以思亲误之,书此以勖其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属于“长调”这一体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儿子的期望和勉励之情。
原文如下:
台城路·子受祺通籍后仍从戎
山左军事方殷,不容以思亲误之,书此勖其志。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台城路”作为篇名,寓意深沉,既指代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又隐喻了国家局势的紧张和动荡。诗中,“子受祺通籍后仍从戎”描述了儿子接受官职之后,仍旧选择加入军队,为国家效力。这里的“仍”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选择的肯定和支持。
紧接着的内容却透露出一种忧虑:“山左军事方殷,不容以思亲误之”。这里,“山左”指的是山东省,而“军事方殷”则表明山东地区的军事形势异常紧张。作者担心儿子因为思念家乡而耽误了应征入伍的机会。这里的“思亲误之”反映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安全服役的关切。
作者写道:“书此勖其志。”意思是,写下这首诗来激励儿子立志为国尽忠、报效祖国。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希望儿子能够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台城路》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关心和期望,还展现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