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欃枪待扫。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莼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关山非道。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

儿子受祺通籍后,仍从戎,山左军事方殷,不容以思亲误之,书此以勖其志:儿子受到录用,仍然随从军队,山东一带战事正紧急,不能因思念亲人而耽误了军务,写下这首诗来勉励他。

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皇宫的衣服不更换,应怜惜的是晋代人温峤的绝裾。兜牟,即兜鍪。指古代战士所戴的头盔。温峤,字太真,太原郡人。西晋时为中书令。温峤为人清俭有礼,与庾亮同朝为官,二人很要好,温峤每次上朝都穿上布衣、布鞋,因为穿破衣服不合规矩,所以人们叫他“绝裾温”。

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旗”指战旗。“银螭”是银制的龙纹饰;“玉虎”是指皇帝的印章。这里指朝廷的旗帜和皇帝的印章。

欃枪待扫。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意思是说,秋风已到,莼菜脍也好吃,可你却要早些回去,去边塞戍守。欃枪,即彗星;麒麟,吉祥之物。

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燕地的云彩像飞鸟一样飘动着,这万里之外的天空,我一定会回头看看你的身影,让你在梦中萦绕在我的心头。

秋风莼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秋风中的莼菜脍味道很好吃,可你却要早点脱下征衫,回到家乡去了,即使脱下征衫,你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塞上的大雁还没有归来,戍边的将士还在望着远方,他们只能在梦境中看到泰山上空缭绕的云雾。

关山非道。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关山并不是回家的路啊,我知道你心里非常不安,但你的心事却如烟雾般渺茫。

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月光明亮如湖面,我们共同欣赏着这份美好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词,作者写儿子受职,从军赴戍,勉励他勿以私情而忘公事。全篇感情深厚,语言简练,用典贴切,耐人寻味。

开头四句是说儿子受职之后,仍从军在外,山东一带战事方殷,不能让他因思念亲人而耽误军务。“宫袍”两句是说宫中的衣服不更换,应当怜惜的是晋代人温峤的“绝裾”之事。温峤曾因不肯改换破旧的布衣而被司马睿(晋元帝)所不容;此处借指儿子虽受职为官而未脱布衣,说明其志不可夺。“旗拥”两句是说军中的旌旗簇拥银制龙纹饰、玉制虎形图案的战旗,并分给士兵们宝剑等武器。“欃枪”两句是说秋风已到,莼菜脍美味可口,但你必须早日回去戍守边疆。“欃枪”两句出自《汉书·五行志》:“燕有欃枪,齐有大鱼。”颜师古注:“欃枪者,彗星也。”又据《拾遗记》卷一五载:“齐桓公游于野,见巨人长九尺余,身生羽翼,乘云气而上天。问之曰:‘子何国人?’巨人曰:‘吾齐人也。’……遂教桓公射大虱于管中,及视之,乃蜫虫也。……于是桓公叹曰:‘圣人之言诚信。……吾恐后世无圣人也!’”故“欃枪”亦称“大鱼”,喻彗星或流星。这里借以比喻边塞大雁尚未南归,戍边将士尚在望远。“梦”句是想象儿子在梦中仍会萦绕着他的心。

“关山”二句是说关山之路并非是回家的道路,知道您心乱如麻,而您的心思却是像烟雾一样渺茫。“月朗”二句是说月光明朗如同湖水,我们共同欣赏着这份美好的情感。

末二句是说虽然如此,但您的心意却应和我一同照耀。“宫袍”两句是用温峤“绝裾”事来劝勉儿子不要因此而感到羞愧。“旗拥”两句是以朝廷的战旗和皇帝的印章来勉励儿子不要因此而感到得意。“欃枪”两句是以彗星和流星来比喻儿子的远行和思乡之情。“千里”两句是用塞外大雁迟迟不归来象征儿子的久久不归。“关山”两句是用关山阻隔来表示丈夫不能回乡的无奈。“月朗”两句是用明月来象征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此情”两句是说尽管这样,但您的心思也应该像我一样明亮照耀。

整首词写得委婉深至。开头四句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以下六句写儿子受职从戎、从戍边关,劝他勿以私情而忘公事。其中“宫袍”、“银螭”“符虎”“银盔”“刀环”“长城”、“塞雁”、“塞鸿”、“明月”、“明湖”、“梦魂”、“心绪”、“情深”等词语都是精当的意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