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山舟侍讲

之子媚幽独,翩然返故庐。
莼丝三月暮,贝叶一镫余。
但见黄尘远,宁教白社虚。
春愁满湖上,吟兴复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梁园侍讲》是清代诗人韦谦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对故土和友人的深情怀念及对时事的忧虑。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韦谦恒(字慎旃),号约轩,亦号木翁,安徽芜湖人。乾隆癸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贵州巡抚,降鸿胪寺少卿。
  1. 诗歌原文
    之子媚幽独,翩然返故庐。
    莼丝三月暮,贝叶一镫余。
    但见黄尘远,宁教白社虚。
    春愁满湖上,吟兴复何如。

  2. 诗歌赏析

  • 主题与思想情感:此诗以“子”自指,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局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艺术风格与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莼丝”、“贝叶”,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诗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作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寄梁园侍讲》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该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寄梁园侍讲》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