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媚幽独,翩然返故庐。
莼丝三月暮,贝叶一镫余。
但见黄尘远,宁教白社虚。
春愁满湖上,吟兴复何如。

诗句释义

  1. 之子媚幽独:这里的“之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或爱慕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深深迷恋或爱慕之情。
  2. 翩然返故庐:诗人形容自己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得到了某种心灵上的慰藉或释放。
  3. 莼丝三月暮:这里的“莼丝”指的是莼菜丝,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也象征着故乡的味道或思念。而“三月暮”则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4. 贝叶一镫余:“贝叶”是佛教经文的一种形式,而“一镫余”则可能是指佛灯或其他宗教的象征物,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信仰或精神寄托的存在。
  5. 但见黄尘远:这里的“黄尘”指的是尘土飞扬的场景,可能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的变迁。而“远”则传达了一种遥远或距离感的感觉。
  6. 宁教白社虚:这里的“白社”可能是指白色的聚会或节日庆典等场合,诗人用“宁教”表达宁愿不参加也不会选择参与这样的场合。
  7. 春愁满湖上:这里的“春愁”指的是春天的忧愁或情感,而“湖上”则强调了这种忧愁的情感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联。
  8. 吟兴复何如:这里的“吟兴”指的是诗人的写作或诗歌创作的兴趣或热情,而“复何如”则是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吟诗创作的兴致是否能够持续或有所提升的疑问。

译文

子之媚幽独,翩翩归故庐。
莼丝三月暮,贝叶余一盏。
只见黄尘远,何须白社虚。
春愁满湖上,吟兴又如何。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整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