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势全收,奕奕雄关据上游。
五代烽烟余故垒,一天风雨入残秋。
乱山自向孤城绕,野水还归别涧流。
忽忆醉翁呼不起,独携尊酒倚高楼。
过清流关
东南半壁势全收,奕奕雄关据上游。
五代烽烟余故垒,一天风雨入残秋。
乱山自向孤城绕,野水还归别涧流。
忽忆醉翁呼不起,独携尊酒倚高楼。
注释与赏析:
- 东南半壁势全收 - 描述的是地理形势的变化,东南方向的半壁江山被完全掌控或占据了。
- 奕奕雄关据上游 - 雄关指的是重要的关口,这里的“奕奕”形容其气势宏伟、壮观。据上游意味着它的位置重要,可能控制着上游的交通要道。
- 五代烽烟余故垒 - “五代”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后梁、后唐、后晋和后汉四个朝代,这里用“烽烟”比喻战争的混乱。余故垒则表示这些战争遗迹仍然残留在这个地方。
- 一天风雨入残秋 -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以及天气的变化,“一天”指从早晨到傍晚,“风雨”暗示了季节的交替,而“残秋”则描绘了秋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 乱山自向孤城绕 - 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乱山指的是参差不齐的山峦,它们自然地环绕着这座孤城。
- 野水还归别涧流 - 野水指的是未经人工开凿的自然水流,它们最终汇入不同的小溪中继续流动。
- 忽忆醉翁呼不起 - 这里的“醉翁”指的是欧阳修,他曾经因为喝醉酒而被贬为滁州(现在的安徽滁县)太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突然想起了欧阳修的故事,并因此感到有些羞愧或无奈。
- 独携尊酒倚高楼 - 描述了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手持酒杯,似乎在品味孤独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历史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感慨。首句描绘了东南半壁江山的壮阔景象,第二句则突出了雄关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第三句通过“烽烟”一词,传达了战争留下的遗迹和历史的痕迹。第四句中的“风雨”与“残秋”共同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氛围。第五和第六句分别描绘了自然的山形和水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第七句回忆起历史故事,第八句则是诗人独立饮酒时的情景,透露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