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深柳宛吾庐,短彴回廊任所如。
孤艇泛从残雨后,好山看到夕阳初。
池塘春草连宵梦,宛洛秋风尺素书。
莫向南天频怅望,画图终日正相于。
碧梧深柳宛吾庐,短彴回廊任所如。
孤艇泛从残雨后,好山看到夕阳初。
池塘春草连宵梦,宛洛秋风尺素书。
莫向南天频怅望,画图终日正相于。
注释:
碧梧深柳宛吾庐:碧绿的梧桐和茂盛的柳树环绕着我的小屋。
短彴回廊任所如:小桥流水的回廊任凭我随心所欲。
孤艇泛从残雨后:独自乘坐着小船在残雨后泛行。
好山看到夕阳初:美丽的山景映入眼帘,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池塘春草连宵梦:在梦中,池塘边的春草一直延续到深夜。
宛洛秋风尺素书:宛洛之秋,风清气爽,书信也如同秋天的尺子一般平直。
莫向南天频怅望,画图终日正相于:不要频频向南望着天空,而是应该整天沉浸在画作之中。
赏析:
这首五绝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首句“碧梧深柳宛吾庐”,以碧梧和深柳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诗人的小屋就坐落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接着,“短彴回廊任所如”描绘了小桥流水的景色,诗人仿佛在其中自由行走,不受拘束。
第三句“孤艇泛从残雨后”,诗人独自乘坐着小船在残雨后泛行,这里的“残”字既形容了雨的形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好山看到夕阳初”,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看到了夕阳下的美景。这里的“好山”不仅指眼前的景色,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第四句“池塘春草连宵梦”,诗人在梦中与春天的景色为伴,感受着生命的盎然生机。第五句“宛洛秋风尺素书”,诗人用秋风比喻秋天的凉爽,用尺素书比喻书信的平直,寓意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莫向南天频怅望”,诗人提醒自己不要频频向南望去,而应专注于眼前的美景。最后一句“画图终日正相于”,诗人将自己沉浸在画作中,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同时,诗人的内心情感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