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
介绍
“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三月二十七日天雨,自吴兴移书宿湖州郡舍》,全诗如下:
三月望日与永叔别于吴兴寄园亭主人,来日至湖州。余将入奏差遣,留三日不得就道,得郡八月矣,前年十二月十九日是岁十五夜。元丰二年正月十二日夜,在岐亭,梦适人。今年二月三日小男苏病亟,乃为之作经进集序,并叙。
郡斋书事如左:
三月二日,州民有诉县狱久系不决者,吏以白,余曰:“此固吾分内事,然一日中不可得二人下狱,况狱已具,吏未办乎?”遂出,使归问之。既而复来,曰:“一人已服。”退而言于府主,府主曰:“善。狱吏虽无状,然吏亦何心?今当释之。”
三月三日,郡宴,坐中皆称觞上寿。时东坡先生自江海相君致酒于余,盖求余为作《湖州祝文》也。是日,又尝召客饮,且命乐工奏新曲,而独举酒劝客曰:“轼近作古词数十篇,其末为《水调歌头》,颇怪丽可听。然今岁首尾尚缺五字,莫能缀之。顷在黄冈,作此词,夜半月高还步苍霞之下,闻空中声似美人长叹,遂起寻之,已远去,惟空水洞箫韵耳。恨不获介于帝所,以风王公,请以为断句。”
郡守吴安持宪节来治郡,余往谒之,坐定,安持宪节,乃知安名持节,而不知持宪节者为何许人也!因笑曰:“某在钱塘,见一书生,冠绛纱帽,衣朱紫宽袍,走马于市中,从官数千骑,呼噪甚盛,人皆以为节度使也。及至杭城,则止一老卒耳。”安俯首愧曰:“某岂敢如是邪!”
郡圃有海棠花盛开,春禽多斗新弄舌,余喜其鸣声,欲以语侍者取来观听,而园吏苦禁人入。余曰:“吾亦无过尔曹者。”遂独往,取花枝插瓶中。
郡斋有西轩,南对甘棠溪,每风清月朗之时,往往把酒临流,辄赋诗。
余方念此间居四十余年,而谪居于此,未尝不怆然也。然方其未谪时,亦常怀愤怨,无所控诉,故以是时自娱耳。
郡圃有海棠花盛开,春禽多斗新弄舌,余喜其鸣声,欲以语侍者取来观听,而园吏苦禁人入。余曰:“吾亦无过尔曹者。”遂独往,取花枝插瓶中。
南对甘棠溪,每风清月朗之时,往往把酒临流,辄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