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

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注释:

三月望日:指农历三月十五日的望日,即夏至日。

楼居火后:指楼被烧后,居住在此。

示:给、告诉。

大儿:长子。

佩璜:人名。

注释:

译文:

高楼被烧毁,只剩下一片荒芜,想要修补房屋又无从下手,只能重新购买珠玉。

已经没有田地来种高粱酿酒了,即使敲开门来也还有官吏催促交纳地租。

白天忙着砍柴,懒得拿起笔来写诗;夜晚对着缸中的花,模仿着纺织的方法来纺线。

一无所有,连一个长物也没有,无论是在船上还是陆地上都有很多困难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樊南文集》中的作品,作于公元861年(大中五年)五月。此诗是作者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写给其长子佩璜的家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生活上的困苦以及内心的苦闷,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歌以“荒”、“穷”二字贯穿全篇,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