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痕如切,纯钩性最刚。
阳山饥渴日,何不试夷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试剑石”的注释和赏析,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试剑石”为题,借石头的刚劲锋利比喻了阳山的险峻。“纯钩性最刚”,纯钩即剑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石上的痕迹像剑一样锋利。第二句中,“阳山饥渴日”,阳山指吴越一带,吴越地区多雨,故称“阳山”;“饥渴日”意指酷热的天气。第三句,“何不试夷光”,夷光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夫人,她曾用美色来试探丈夫的意志。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为什么不试着用这种刚劲锋利的石头来试剑呢?诗人通过对比、想象,将抽象的“试剑石”化为具体的“试剑者”,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定立场。

【答案】

试剑石

石上痕如切,纯钩性最刚。

阳山饥渴日,何不试夷光。

注释:

试剑石——一块有刀痕的岩石。

纯钩——古代剑名。

阳山——吴越一带,地势险要。

饥渴日——酷热的夏天。

夷光——春秋时越王勾践夫人,善于用美人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先写试剑石上的刀痕,再用“纯钩”这一宝剑名来形容它,说明这块石头很坚硬。然后,又写了它的所在地——阳山地势如何险要,并巧妙地用“饥渴”二字点明夏日酷热。最后,诗人又运用了“夷光”的故事,表明自己要用这把刚劲锋利的剑来磨砺自己的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