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心折谁,二三忠烈后。各能慎裘箕,努力图不朽。
江村久销沉,密观独株守。四壁长依人,一襟不蔽肘。
嘉善多贤裔,昆弟相师友。学博品益醇,言动都不苟。
忠介诒谋臧,芸斋称无负。文孙推敉宁,掩关发二酉。
诸子爱我深,交比古人厚。勉我振家声,戎我防世诱。
书来多药言,觌面亦苦口。忠端嗣更贤,世仰如泰斗。
真传自蕺山,道源细分剖。学案藏名山,群言尽培塿。
惜也经世儒,抱膝老窗牖,孺子面未谋,魂梦归依久。
主一披尘来,燕市偶携手。穷愁蚤著书,笔墨皆琼玖。
绳武才称奇,沦落复不偶。殷勤问高堂,行年七十九。
镫下作细书,花下酌醇酒。硕果天长留,好学增眉寿。
我年近知非,家学曾何有。骨脆染时蹊,自顾形骸丑。
矩薙俨在兹,执经许我否。解组荷书籯,会向姚江走。
寒雪护柴荆,洪钟拟一扣。请示绍衣方,床下连稽首。
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是一首清代诗人孙泉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忠烈后人的敬佩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意义:
- 诗作背景
- 创作时间:《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的创作时间为清代,这是了解诗歌时代背景的重要信息。
- 作者生平:孙泉作为清朝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生平心折谁,二三忠烈后。各能慎裘箕,努力图不朽。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在心中深深钦佩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人们。
- 翻译赏析:通过对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深度。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艺术魅力。
- 诗歌内容分析
- 忠诚与牺牲:诗中的“二三忠烈”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诚人物的敬仰之情。这些人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 传承与不朽:诗句“各能慎裘箕,努力图不朽”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使伟大的事业得以延续并流传后世。
- 诗歌艺术特点
- 意象运用:诗歌中通过“江村久销沈,密观独株守”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这些意象丰富了文本的层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 语言风格:孙泉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其语言平实却不失文采,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历史意义
- 历史见证:作为文学作品,《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映。它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和理想,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 文化传承:诗歌中的忠烈精神、历史传承等主题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们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视文化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孙泉的《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更体现了他对历史和忠诚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