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送王紫垣之徐州戎幕余亦反东山田舍

病久忘春尽,莺啼花乱飞。
夹淮新战垒,送老旧蓑衣。
西楚徵兵疾,东林访旧稀。
昨宵筵上月,两地共晴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送王紫垣之徐州戎幕余亦反东山田舍》是清代诗人徐子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送别朋友去徐州戎幕的经历和心境。

这首诗的原文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蕴。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鸟啼叫,花儿乱飞,夹淮新战垒,以及送老旧蓑衣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悲凉和离别的氛围。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富有音乐性。五言律诗的形式使得诗句之间形成了和谐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又广阔的艺术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情感波动和社会变迁。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颇具特色。徐子苓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如“病久忘春尽”与“莺啼花乱飞”的对比,既表现了病中的孤独与无助,又通过自然的美景来缓解这种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人还通过“送老旧蓑衣”这一细节,隐喻了对友人未来遭遇的担忧和不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不仅是徐子苓个人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同时,更应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艺术精髓。

《病中送王紫垣之徐州戎幕余亦反东山田舍》不仅是徐子苓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