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荚

翠荚新看一瓣生,鹦哥唤后兽环鸣。
罗衣耐热曾缘我,茗碗先凉最感卿。
众里眼波潜送媚,闲中口角总关情。
炎风如炙云如火,值得今朝触暑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翠荚》是清代诗人孙原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孙原湘,字子潇,一字长真,号心青,江苏昭文人。他于嘉庆十年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孙原湘善骈文、书画,尤工于诗,与舒位、王昙齐名,其诗风神秀逸,有《天真阁集》等著作流传。
  1. 诗歌原文
    翠荚新看一瓣生,鹦哥唤后兽环鸣。
    罗衣耐热曾缘我,茗碗先凉最感卿。
    众里眼波潜送媚,閒中口角总关情。
    炎风如炙云如火,值得今朝触暑行。

  2. 诗句解析

  • 翠荚新看一瓣生:描述了一种新鲜的植物——翠荚(可能指豌豆或其他类似的植物)刚刚发芽生长的情景。
  • 鹦哥唤后兽环鸣:通过鹦鹉和野兽的叫声,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鸟儿们开始活跃起来,发出各种声音。
  • 罗衣耐热曾缘我:表达了穿着轻薄衣物时感到的一种凉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舒适感受的珍惜。
  • 茗碗先凉最感卿:这里的“茗碗”可能指的是用来泡茶的瓷器,而“最感卿”则表示这种凉爽的感觉让诗人感到非常感激和珍惜。
  • 众里眼波潜送媚:虽然字面意思难以理解,但推测可能是指诗人看到周围人的目光和表情,感受到了某种妩媚或诱惑。
  • 閒中口角总关情: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对某些事情的关注或思考,这些情感与他的生活紧密相关。
  • 炎风如炙云如火:形容夏天炎热的天气,阳光强烈如同火焰一般,让人感到不适。
  • 值得今朝触暑行:尽管夏天炎热难耐,但诗人还是决定出门走走,欣赏这美好的夏日时光。
  1. 诗歌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从植物的生长到动物的声音,再到人们的表情和动作,都充满了诗意。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文学中,植物往往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而豌豆则是常见且易于生长的植物之一。因此,《翠荚》中的翠荚很可能就是指豌豆。
  •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色。

《翠荚》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