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赠度曲女郎

细雨和风湿绣帘。春寒初试越罗衫。绿杨影里莺声滑,红杏香中蝶梦酣。
思往事,忆江南。翠屏银烛黛蛾纤。而今冷梦闲窗夜,明月无情堕画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是清代诗人孙云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度曲女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词:

  1. 词作原文
    细雨和风湿绣帘,春寒初试越罗衫。绿杨影里莺声滑,红杏香中蝶梦酣。
    思往事,忆江南,翠屏银烛黛蛾纤。而今冷梦闲窗夜,明月无情堕画檐。

  2. 词作赏析

  • 意境描绘:《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在细腻地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景象。细雨、和风、湿透的绣帘、初寒中的越罗衫,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之中。
  • 人物刻画:通过对“度曲女郎”的描述,展现了她的美貌与才艺。绿杨影里莺声滑,红杏香中蝶梦酣,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这位女郎的美丽容颜以及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而“思往事,忆江南”则透露出她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 情感表达:整首词贯穿了一种怀旧之情。从“翠屏银烛黛蛾纤”到“明月无情堕画檐”,词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度曲女郎的深深眷恋。
  1. 创作背景
  • 孙云凤,字碧梧,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玉箫楼诗集》,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
  • 《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来看,应是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下所赠,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寄托某种情怀。
  1. 艺术手法
  • 借物咏人:《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采用借物咏人的手法,通过对“珠帘”等具体事物的反复咏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度曲女郎的秀美丰姿。
  • 意象运用:全词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绣帘”、“越罗衫”、“绿杨”、“红杏”、“蝶梦”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1. 文化价值
  • 古代文学鉴赏: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孙云凤的文学才华,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机会。
  • 文化传播: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传统。

《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也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审美体验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