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桃叶渡,落日行人暮。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
只今桃叶渡头稀,艇子江头归不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可怜桃叶渡,落日行人暮。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
只今桃叶渡头稀,艇子江头归不归。
《桃叶渡歌》是清代诗人徐昭华的作品。
徐昭华,一个在清初诗坛上有着独特地位的名字。他是浙江上虞人,字伊璧,号兰痴,是毛奇龄的诗弟子之一,并因其才华横溢而享有“徐都讲”之誉。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仅限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还涉猎了更广泛的社会内容和历史典故。
《桃叶渡歌》作为徐昭华众多诗作中的一部分,其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同样值得深入探讨。该作品通过描绘桃叶渡的落日与行人,以及春风拂过的桃叶,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之情。诗中通过对“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等意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渡口,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