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华
【注释】 垂虹桥:苏州古桥名。吴江:指苏州的别称,即今江苏省吴江县地。闺秀:美女,指美女的诗。重翻:重新吟咏。 泱泱:水波浩荡的样子。青螺香:形容春水清澈碧翠,像青色的螺壳散发出的香味。 黛影:女子的发髻,用青黑色的颜料画成。左妹金闺:指美女的住处。金闺:富贵人家的内室。 雉堞(zhi xié):古代城上的矮墙。连墙:连接起来。蔽亏:遮掩不全,指残破不全的意思。 渔舟:打鱼的船。荡桨:摇动船桨。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虞英嫂的,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归乡时诗人特意写诗送行。 落尽红衣莲子多,相看绿水木兰过。 这句诗描绘了虞英嫂美丽的身影和她归乡时的情状,红衣象征着她的艳丽,而荷花与木兰都是她的象征。 晓风不解吹愁去,偏送佳人到苎萝。 晓风不解意,无法带走诗人的忧愁,反而把佳人送到了苎萝,这是对佳人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虞英嫂的深深眷恋和祝福
《桃叶渡歌》:可怜桃叶渡,落日行人暮。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只今桃叶渡头稀,艇子江头归不归。 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叶渡口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 可怜桃叶渡,落日行人暮。 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 只今桃叶渡头稀,艇子江头归不归。 2.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吴门(今苏州)与虞夫人一起游玩虎丘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虎丘的秀美景色。 诗句翻译: 1. 阊门日出晴鸦噪,两桨闲寻虎丘道。 - 早晨,太阳从阊门升起,乌鸦在天空中聒噪声。 2. 宿雾犹含堤上花,流云已渡波间藻。 - 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江边的花朵,流云已经越过了水草。 3. 红栏上下傍水行,画船歌吹来倾城。 - 红色的栏杆沿着水流上下排列
诗句解析 1 朔风吹雪满刀镮: - 朔风:北方的寒风,常在冬季出现。 - 吹:此处形容风的力量。 - 雪满刀镮:刀柄部分被雪覆盖,形容天气极其寒冷。 - 刀镮:刀柄,这里比喻战场或边关。 2. 万里从戎何日还: - 从戎:参军从军。 - 戎行:军队行动。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何日还:何时能返回家乡。 3. 谁念沙场征战苦: - 沙场:战场。 - 征战苦:形容战争带来的痛苦。 -
落尽红衣莲子多,相看绿水木兰过。 晓风不解吹愁去,偏送佳人到苎萝。
吴江之水春泱泱,水边曾蘸青螺香。 我寻黛影不得见,对此绿波空断肠。 残星点点障轻雾,左妹金闺在何处? 雉堞连墙有蔽亏,渔舟荡桨空来去。 茭花菰叶满江浮,画烛银缸彻夜游。 曲渚流霞漾金钱,碧天清露洒琼楼。 一时吟咏出花下,百尺天孙锦云絓。 相隔风光知几春,教人宛转怀长夜。 十幅蒲帆五两风,长桥犹跨旧城东。 美人不在桥边住,盼作春天一段红
阊门日出晴鸦噪,两桨闲寻虎丘道。 宿雾犹含堤上花,流云已渡波间藻。 红栏上下傍水行,画船歌吹来倾城。 回帆不尽掺挝意,转幔时闻过曲声。 斜峙山桥甫能住,香车早趁山塘去。 满街栀子未开花,几树垂杨自飞絮。 到门知是梵王宫,台榭连云曲径通。 棕棚覆叶沽茶碧,漆柱遮油卖杏红。 我寻生公旧法席,蹇裳一上生公石。 龙剸绝壁尚留池,虎去中林杳无迹。 登山四望更无山,但见山藏古寺间。 绕地松楸看去密
可怜桃叶渡,落日行人暮。双桨打清波,春风缓送桃叶过。 只今桃叶渡头稀,艇子江头归不归。
徐昭华是清代的女诗人。 徐昭华,字伊壁,号兰痴,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前后,她的生平和作品主要反映了清代女性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她的父亲徐咸清与毛奇龄友善,毛奇龄对这位女弟子十分欣赏、器重,甚至称其为“徐都讲”,这不仅是对徐昭华诗学造诣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女性才艺的尊重和认可。 徐昭华的诗作以《花间集》及《徐都讲诗》为代表,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