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浣溪沙十六夜

玉乱香忙午夜天。氍毹红暖正初筵。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
绛蜡消风欢未足,踏灯须又待明年。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十六夜》是一首描写南唐时期元宵节夜晚情景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词人简介:徐灿,清代诗人,其作品在文学上有较高的价值。《南唐浣溪沙·十六夜》作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清代词坛的风采和艺术成就。
  2.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南唐时期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在古代,元宵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城市中的盛大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徐灿通过描绘节日夜晚的气氛,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怀念和赞美。
  3. 内容解析:首句“玉乱香忙午夜天”描绘了节日夜晚香气弥漫的场景,暗示了节日的热闹与欢腾。接下来的句子“氍毹红暖正初筵”则具体描述了节日宴席的温馨氛围和丰盛的美食,使人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和感受到节日的喜悦。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浣溪沙·十六夜》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吸引读者,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通过欣赏这首词,不仅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节日庆典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