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梦女伴

月昏灯晕,向鸳鸯衾底。行尽江南数千里。见绿窗、女伴笑靥迎人,低宝髻,斜倚瓶花小儿。
问羁人邸舍,风雨钟残,可忆吴门旧烟水。侬道九回肠、夜夜乡关,幸画舫、今朝归矣。正红袂、分花喜还疑,怕者度、相逢又成梦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梦女伴》是一首由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徐灿,字湘蘋,又字明霞、明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人。早年颖悟,通书史,尤喜吟咏,晚年学佛,更号紫䇾。陈之遴的继配和幼时的朋友,被词人陈维崧誉为南宋后闺秀第一。
  •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词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1. 作品原文
    月昏灯晕,向鸳鸯衾底。行尽江南数千里。见绿窗、女伴笑靥迎人,低宝髻,斜倚瓶花小儿。
    问羁人邸舍,风雨钟残,可忆吴门旧烟水。侬道九回肠、夜夜乡关,幸画舫、今朝归矣。
    正红袂分花喜还疑,怕者度相逢,又成梦裹。

  2. 作品鉴赏

  • 词中通过对“月昏灯晕”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愁绪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夜色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 “向鸳鸯衾底”暗示了词人身处异地,与爱人相隔千里,情感上的无奈与牵挂通过“绿窗”、“笑靥”、“宝髻”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让人感受到女伴的温柔与美好。
  • “问羁人邸舍,风雨钟残,可忆吴门旧烟水”表达了词人在异乡的迷茫与思乡之情,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寄托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 “红袂分花喜还疑,怕者度相逢,又成梦裹”描绘了词人对于再次见到爱人时的喜悦与忐忑,以及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梦幻色彩。

《洞仙歌·梦女伴》不仅是徐灿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文化心态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深入研读《洞仙歌·梦女伴》,不仅能够领略到徐灿词作的艺术成就,还能从中感悟到更为广泛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让文学的魅力照亮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