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枪炮起西城,不似寻常爆竹声。
岁首无端天降祸,乱离谁不胆心惊。
乙丑元旦避兵祸于山庄作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丑元旦避兵祸于山庄作四首》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徐骘民选择了一个静谧的地方来躲避战火,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担忧和恐惧,而是通过描述炮声和晨昏的刁斗声来反映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韧。
“轰轰枪炮起西城,不似寻常爆竹声。”这一句,以“轰轰”来形容炮火的响声,给人以震撼的感觉,而这种声音与通常春节放鞭炮的场景截然不同。它让人联想到一种更加沉重、压抑的氛围,似乎在告诉我们,新年的喜庆被战火的硝烟所掩盖。
“岁首无端天降祸,乱离谁不胆心惊。”这里的“无端”二字,表达了战争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诗人用“胆心惊”来形容人们的心情,既表现了战争的可怕,也揭示了人们在乱世中的惶恐与不安。
“洪杨扰后又鏖兵,怕听晨昏刁斗鸣。”这里的“洪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得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诗人通过描述“鏖兵”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而“怕听晨昏刁斗鸣”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乙丑元旦避兵祸于山庄作四首》是徐骘民在清朝咸丰年间所作。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句,却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乱世中的文人如何在战争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无奈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