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别岛入雕题,豸史威棱使节持。
荒服尽联身臂指,重洋遥界国藩篱。
六台宠命云边下,一范先声海外知。
浩淼洪涛看此去,扶桑晴旭丽旌麾。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是一首清代诗人孙灏的古诗,表达了对范浣浦巡视台湾的祝福和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孙灏(生卒年不详), 字子高,号石屋、石帆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与郑燮、袁枚并称为“清代三大家”。
- 诗歌创作:孙灏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对友情、家国的感慨为主,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 诗歌原文
- 原文:澎屿烟排点点青,鲲身鹿耳舵楼停。俗仍汉语兼番语,官是文星又福星。地络三山归保障,风乘万里驾沧溟。
- 翻译:《送范浣浦巡视台湾》的译文为:“澎湖列岛烟雾缭绕,点点青山如翠屏。船只在鹿耳岛停留,官员是文星又福星。岛屿相连三山归保护,海风吹拂万里驾沧海。”
-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孙灏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范浣浦职务的祝贺以及对台湾美景的赞美。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还流露出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的美好祝愿。
-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清朝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复杂。诗人孙灏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心和对友人巡视任务的期望。
- 政治意义: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边疆治理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期望。
-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一首诗,《送范浣浦巡视台湾》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 历史价值:此诗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民族意识,对于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现代影响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在当时被广泛传颂,也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影响。
- 研究价值:作为研究清代诗歌和边疆政策的重要文献,《送范浣浦巡视台湾》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不仅是清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边疆治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怀,以及对于和平与安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