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他在1183年(淳熙十年)重阳节登临安东城楼,眺望昆明湖,并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
下面是这首词的原文:
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
辛弃疾
九日登高,有怀古之幽情,因赋长短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诗的上片写自己登高望远、怀念历史、感慨兴亡的情怀。“千古江山”,是作者所仰望的对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则是他感叹的内容。“舞榭歌台”,指陈后主的享乐场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说这些地方曾经繁华一时,却最终不免被风雨摧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两句写暮春傍晚的景象,也含有伤时之意。“想当年”三句写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孙权和刘裕等,他们曾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气吞万里如虎,但最终也难逃一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诗的下片则以“元嘉草草”开始,回顾了宋朝初年的一段历史。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急于北伐,结果却大败而归,只好在北方边境筑坛祭祀祖先。“赢得仓皇北顾”一句写出了宋文帝的无奈与悔恨。接着,诗人又提到了南朝宋文帝的儿子刘骏。这位年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政绩还是有的:他曾平定南燕,收复失地;还曾派军征讨北魏,取得了胜利。然而他却因为轻敌而失败,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诗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对廉颇的评价,意思是说廉颇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可以吃饭。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廉颇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期望和赞赏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