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高邮道中

春光薄。梅枝欲老杨枝弱。杨枝弱。风怀万种,向谁低说。
当炉玉腕人如雪。飘摇翠带同心结。同心结。梢头豆蔻,伶仃二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高邮道中》是一首由诗人徐树铮所作,表达对旅途见闻和心中所思的古诗。该诗全文如下:春光薄,梅枝欲老杨枝弱,杨枝弱。风怀万种,向谁低说;当炉玉腕人如雪,飘摇翠带同心结,同心结。梢头豆蔻,伶仃二月。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天里高邮道中的景色图。诗中“梅枝欲老”与“杨枝弱”,不仅形容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对杨枝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当炉玉腕人如雪”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炉边女子的温婉与杨枝的柔弱相对照,展现了旅途中意外邂逅的温馨场景。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飘摇翠带同心结”一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情感层次。这里的“同心结”象征着爱情或友情,而“飘摇”则传达了一种不稳定和稍纵即逝的感觉。这种用词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意境美,也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梢头豆蔻,伶仃二月”一句以景语收尾,既点明了季节特征(二月为早春风光),又通过“伶仃”一词,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这是对旅途中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的总结,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忆秦娥·高邮道中》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情感深沉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爱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