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横塘再答畏卢

笛梅吹月,钵水容天,鬓丝惭对华烛。借问年时,几醉倒,花前醽醁。儿女英雄,为谁欢笑,为谁哀[哭]。被零烦碎恼,秘怨神啼,都来占,眉峰蹙。
偏逢历劫天人,恰香花供养,绮梦慵续。华艳千丛,料不抵,清芳一束。待收拾,风云材略,并作温存慰寒绿。日暮空阶,缟衣何处,倚萧萧修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横塘·再答畏卢》是一首词,由近现代诗人徐树铮创作。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徐树铮,字又铮,江苏萧县人,是北洋军阀皖系的重要人物。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后在段祺瑞内阁任陆军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属于安福系骨干之一。他的生平与政治活动对后世有着一定影响。

  2. 文学价值:作为近现代的诗词作品,《梦横塘·再答畏卢》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色。它不仅展现了徐树铮的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词中的用典、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深度。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时代精神。

  3. 艺术特点:《梦横塘·再答畏卢》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其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笛梅吹月”形容梅花的香气,“钵水容天”则描绘了水面如同天空一般广阔无垠。其次,结构严谨,词中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变化,如“儿女英雄,为谁欢笑,为谁哀哭”。此外,词中的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感慨,使得整首词富有哲理性和思考空间。

  4. 情感表达:徐树铮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他用“鬓丝惭对华烛”、“借问年时,几醉倒”等句子传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力感和个人情感上的失落。同时,“儿女英雄”四字则揭示了他在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

  5. 文化背景:从词的内容来看,《梦横塘·再答畏卢》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它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词中提到的“香花供养”,“绮梦慵续”,可能暗指古代文人雅士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梦横塘·再答畏卢》不仅是徐树铮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研究近现代文学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