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渺渺雁流哀,海国冬温霁色开。
潮落沙痕连草没,云移塔影过江来。
残山一角悲陈迹,强弩三千忆霸才。
今古沧桑凡几易,欲因清浅问蓬莱。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是清代诗人徐光第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意蕴,展现了诗人对杭州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中“水天渺渺雁流哀”一句,描绘出海天一色的广阔景象以及行云流水般悠扬的雁阵,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天空、大海与雁群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情绪,反映了他对自然界无常变换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深沉思考。
诗中的“潮落沙痕连草没,云移塔影过江来。”则通过具体景物的展现,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觉。潮水的涨落、沙滩的痕迹和远去的云雾都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句“残山一角悲陈迹,强弩三千忆霸才”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于过去英雄霸才的怀念。这里的“残山一角”和“强弩三千”形象地勾勒出了曾经辉煌一时的杭州,而现在只留下些许记忆和遗迹。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对于过往辉煌的无限感慨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今古沧桑凡几易,欲因清浅问蓬莱”这一句,更是将古今变化的主题推至高潮。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表达了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这不仅仅是对杭州或杭州诸山的描写,而是通过对杭州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不仅是徐光第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是对于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对杭州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结合对历史遗迹的深情怀念以及古今沧桑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