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 · 本意

平湖滟潋寒光,浸十里长堤,晶莹如许。藕花香满,三更画舫,一枝柔橹。柳汀芦溆外,暗照见、鸳鸯双宿处。但怪得,隐隐歌声,渐入段家桥路。
罗裳乍倚西风,便忘了湖中,一天秋露。彩云休散,还愁寂静,白鸥无主。采菱人去远,尚暗想、凌波前日步。剩萧瑟、蟹火渔灯,夜深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月·本意》是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清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西湖月·本意》的各个方面: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该词的作者是黄燮清,一名宪清,字韵珊,自号吟香诗航主人。他出生于浙江海盐,一生不得志,晚年曾官县令。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从内容上看,此词可能是在特定的情感触发下创作的。
  • 历史评价:黄燮清的诗词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他的诗作以抒发忧国忧民情怀见长,其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1. 词作原文及赏析
  • 原文:素云捧出冰盘,照十顷琉璃,镜奁初拭。露横天杳,星随树迥,数峰烟积。芙蕖香自远,衬里外、红桥秋四壁。待鼓棹、停入西村,摇碎半湖残白。回思载酒鸣榔,趁七月新凉,霁痕沈碧。旧游如昨,流光易改,去年今夕。怀人清梦杳,和一曲、琼箫谁听得。正花底、三两鸳鸯睡醒无力。
  • 赏析:此词描绘了西湖夜景的美丽与宁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词中“荷香”与“月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境界。同时,通过对比“旧游”与“流光易改”,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整体上,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1. 作者生平及成就
  • 生平简介:黄燮清,字韵珊,自号吟香诗航主人,生于浙江海盐,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曾担任过县令,但一生未能得到重用,晚年生活较为坎坷。
  • 主要成就:黄燮清的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著称。他的诗集《倚晴楼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优秀诗作,为后世所传颂。黄燮清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1. 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 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西湖月·本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 社会意义:黄燮清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其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清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西湖月·本意》不仅是黄燮清个人的代表作,也是清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