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 答闺人寄朱履

恰霜天,正旅怀初恶,旧恨叠罗巾。忽展乌丝,密添彩线,贻来朱履殷勤。屈指算、梅开将近,问个侬、何事久依人。楚馆休眠,秦楼莫踏,絮絮叮咛。
欲识相思情味,只粉痕香捻,绡泪朱分。咄汝黔娄,凄凉荡子,怎能消受针神。莫道是、魂销妆阁,天涯荒草更销魂。料尔一分憔悴,记取腰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萼红·答闺人寄朱履》是徐釚创作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徐釚的背景:徐釚(1636-1708),字电发,号南州草堂主人,吴江(今属江苏)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康熙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1. 作品原文与解析
  • 词牌名及格式:《一萼红》是宋词中的一种形式,通常为七言四句,每句七个字。该诗采用了这种格式。
  • 词中的意境与情感: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通过对梅花盛开的描述,传达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词中的象征意义: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可能也暗含了主人公对于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徐釚在《一萼红·答闺人寄朱履》中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
  • 意象选择:作品中使用了“霜天”、“旅怀”、“旧恨”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氛围的场景,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孤独与期盼。
  • 语言风格:词的语言优美而不失含蓄,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1. 历史文化背景
  • 文学地位:此词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示了徐釚在诗词创作上的卓越才能。
  • 文化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历史价值: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作品,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清代文人及其生活环境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一萼红·答闺人寄朱履》这首词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欣赏到徐釚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更深刻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