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忆故园

螺髻烟青乌桕红。满林霜信白蘋风。漫摇鸭嘴蛛潭侧,斜筑蜗庐笠泽东。
狂欲饮,闷书空。年年旅况客愁中。几时归卧渔庄稳,分付乡心与断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釚是清代诗人,他的代表作《鹧鸪天·忆故园》是一首描写故乡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词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作品原文
  • “螺髻烟青乌桕红,满林霜信白蘋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以浓淡相宜的笔触勾勒出山峦和树木的轮廓,以及它们在秋日中的变化。
  • “漫摇鸭嘴蛛潭侧,斜筑蜗庐笠泽东。” 这些诗句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闲适与恬淡,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 “狂欲饮,闷书空。年年旅况客愁中。” 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的孤寂和无奈,同时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思念。
  1. 创作背景
  • 根据现存资料,徐釚(1636—1708)是清代吴江(今属江苏)人,字电发,号拙存、虹亭。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于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被召试。尽管具体召试的内容已不可考,但可以推断他在这一时期可能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
  1. 文学价值
  • 《鹧鸪天·忆故园》不仅体现了徐釚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更蕴含了他对家乡、故人和岁月变迁的深情追忆。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珍品之一。
  • 该词融入了唐诗宋词的意象,巧妙地运用浑然一体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

《鹧鸪天·忆故园》不仅仅是徐釚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体现。通过对这副作品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