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除夕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闲杀。
十万笙歌,繁华自趁江潮发。椒盘岁岁忆团圞,剪烛频移榻。那管今宵帐冷,真辜负、爆声喧热。定香桥下,嘱付双鱼,替传锦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影摇红·甲子除夕》是一首描写节日氛围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在除夕夜的情感与思绪。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胡士莹(1901—1979),字宛春,室名霜红移,浙江平湖人。他曾任杭州大学教授等职务,并著有《霜红词》等文学作品。
  • 徐震堮(1901~1986),字声越,浙江嘉善人。他的词作多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如《烛影摇红·甲子除夕》中展现了避地平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沈祖棻(1909—1977),字子芯,浙江海盐人。她的词作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尤其擅长描绘江南地区的风景和生活。
  • 况周颐(1859—1926),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词学家,其词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语言典雅,富有哲理性。
  • 况周颐的词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使得他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人的推崇。
  1. 作品原文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
    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
    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
    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
    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
    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
    梦里风云万态。作兰夜、笙歌一派。
    此时情味,减了年时,东阳腰带。

  2. 主题内容

  • 描述了一个除夕夜晚的场景,通过红烛、梅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气氛。
  •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 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 借由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岁月无情之感。
  1. 词句解析
  •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中的“问讯”和“消息”体现了节日的祝福之意,同时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 “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描绘了一幅家庭团聚的画面,但其中的“幽恨”则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愁。
  • “往事思量莫再”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 “梦里风云万态”和“作兰夜、笙歌一派”展示了节日欢庆的氛围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此时情味,减了年时,东阳腰带”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旧情绪。

《烛影摇红·甲子除夕》不仅是一部描写节日氛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词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