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岭闻风篁,凄韵杂飞溜。
缘岩将百转,仄径回疏秀。
遥梯白云封,近见红日漏。
登顿蒙翳深,夹林华鬘覆。
细泉绕其根,澄泓媚石甃。
岩花共鲜新,古翠纷缛绣。
空色妙不延,神景惬无旧。
想像东坡翁,高人此缔构。
去住本无家,风流不可复。
莫辨虎溪踪,谁识归隐窦。
我亦莲社徒,欲去恋孤岫。
自风篁岭至龙井
介绍
《自风篁岭至龙井》是清代诗人孙永清创作的一首描写龙井的诗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风篁岭到龙井的自然景色及其对人的感官影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自然观察力和艺术修养。下面将详细地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孙永清(生卒年不详),字宏图,别字春台,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三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累迁广西巡抚。他曾征讨过台湾林爽文起事,但具体事迹不详。
作品原文:《自风篁岭至龙井》为孙永清所作,全文如下:
隔岭闻风篁,凄韵杂飞溜。缘岩将百转,仄径回疏秀。遥梯白云封,近见红日漏。登顿蒙翳深,夹林华鬘覆。细泉绕其根,澄泓媚石甃。岩花共鲜新,古翠纷缛绣。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从风篁岭到龙井一路上的山水之美。“隔岭闻风篁,凄韵杂飞溜”两句,描述了从风篁岭传来的凄凉声音与飞瀑相融的情景。“缘岩将百转,仄径回疏秀”则进一步展现了山路曲折、山势连绵的景观。“遥梯白云封,近见红日漏”以高远和近距离的视角对比,突出了山顶和山脚不同的风光。“登顿蒙翳深,夹林华鬘覆”表达了随着登山的深入,周围植被愈发茂盛,如同覆盖在山间的景象。“细泉绕其根,澄泓媚石甃”则是对山间溪流的描述,强调了泉水的美丽以及石头被水流冲刷后的美丽形态。最后两句“岩花共鲜新,古翠纷缛绣”则通过对岩石花朵的描绘,表现了龙井山的生机勃勃和古老山林的独特韵味。
艺术特色:孙永清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首先,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如“遥梯白云封”中的“封”,“细泉绕其根”中的“绕”,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中景象的立体感和动态美。其次,诗中的意境深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比如“岩花共鲜新,古翠纷缛绣”中的“鲜新”和“纷缛”,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更暗示了生命的活力和历史的沉淀。
文化价值:除了艺术价值外,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仅是对清代诗歌风格的体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通过对《自风篁岭至龙井》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此外,诗中对风篁岭多泉水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清代的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风篁岭至龙井》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