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歌

少年日作江南游,大竹小竹青满眼。菅茅土苴不足惜,樵父编篱渔作断。
蓟丘在昔植汶篁,不信于今此物罕。丰台土膏颇润湿,人夺天工尚强勉。
西施在越了不觉,异人寄赵珍无算。青钱一百栽一本,琅玕琬琰矜殊产。
王猷宿好老不已,购之不惜衣裳典。鹿车辚辚为我辇,老竹如麻雉子短。
晨昏芟剔手自护,已疗山翁十年懒。三月春风泠然善,江烟水色纷萧散,忽然移我三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竹歌》是清代诗人李锴的作品,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诗。《新竹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新竹歌》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新竹歌》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李锴,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考。
  1. 作品原文
  • 《新竹歌》中“少年日作江南游,大竹小竹青满眼。菅茅土苴不足惜,樵父编篱渔作断”描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 “蓟丘在昔植汶篁,不信于今此物罕”则通过对蓟丘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自然之美的感叹。
  1. 作品背景和创作意图
  • 《新竹歌》的创作可能与李锴的游历经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有关。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新竹歌》不仅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李锴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