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旧说三千篇,未必皆是宣尼删。河清菅蒯颇可诵,春秋交聘犹能宣。
逸而不逸谁则主,少者为贵翻争传。石君一旦过我门,道腴义胜来骄人。
生平为诗不知数,告我草稿今通焚。丈夫猛捷贵有断,龙蜕不惜黄金鳞。
君看《笙诗》无一字,束氏补之成赘文。我闻此论骇卓绝,至人之迹神其灭。
白贲无咎世莫讦,脱身天外穷毫末。吁嗟乎,君休矣!
宝华玉气恐不死,或有人间传片纸。
焚诗歌为石东村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焚诗歌为石东村作》是由明代作家张大复所著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张大复认为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认为诗歌的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张大复对诗歌的创作过程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诗歌的创作需要灵感、想象力和创新,需要作者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灵去触摸世界。因此,他鼓励人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诗篇。
张大复还强调了诗歌的艺术性。他认为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展现作者情感和个性的方式。好的诗歌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情感,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焚诗歌为石东村作》这首诗展示了张大复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诗歌创作观念和态度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