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烈殷氏行

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
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楚楚蓁蓁花下萼,纷纷人说郁金堂。
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击碎珊瑚心不渝,炙燔任肆千般虐。
爆爆炖炖肌尽残,屹然劲节无盘跚。众愤徵歌写幽恨,香风脉脉透琅玕。
卓哉太守真英灼,亟遣官司讯帷箔。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
漫为好语谢长官,鸨羽籧筱终讳却。八龙蜿蜿扶云车,几日升皇别城郭。
我闻古来贞烈焕坛壝,惟拚一死全纲维。谁复夜夜深闺月,洒遍残红泣子规,叹息氏年方弱小,珠辉玉洁全贞皎。
钳口珍谈淋烙凶,从容完璞归青杳。不须哭赴海门潮,不须愤藉新城𢁕。
不须匕首觅夫人,不须鸩羽藏清醥。但冀吾生释罪愆,忍令尊亲逢指眺。
终始孤芳秘自珍,亭亭净植出泥沼。凄其一片泣幽明,轻寒五月燕山绕。
姓氏从教丽泰华,参天伟节中逵表。郡符一夜到城来,裁诗结伴相喧豗。
或欲陈刍瞻外椁,或欲镌石树瑶台。我思风化从来起闺无,拍案为呼真节苦。
仁厚存心铁石肠,大白不涅谁能伍。窈忽精魂郁森碧,蟠天匝地鸣金鼓。
舆论蓬蓬塞太虚,广陵调绝哀言谱。神镜尤凭司牧贤,寒江月冷香魂吐。
青冢烟迷贞不埋,剑花弹放春花腐。含毫洒泪写幽光,悲歌屡起酬清酤。
极目殊恩沛自天,特表芳徽传万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贞烈殷氏行》是徐金楷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殷氏的贞烈与不幸遭遇,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坚贞不屈女性的赞美和哀悼。这首诗作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成为研究古代妇女形象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文献。

从诗歌本身来看,《贞烈殷氏行》以殷氏为主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形象。诗中“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两句,用宏大的自然景象喻示殷氏的气质与节操,如同天地间最纯净的力量。接着,“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进一步强调了殷氏的悲壮和牺牲精神,她的忠诚和勇气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些描写不仅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这首诗作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徐金楷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夸张的修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和感情冲击力。例如,“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等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殷氏的美貌与高贵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艺术处理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在心中勾勒出一个美丽而坚韧的女性形象。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往往较低,但她们的节烈精神却常常受到赞誉。这首诗通过对殷氏的赞颂,不仅是对一个个体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女性形象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它提醒人们关注历史上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从而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女性的尊严和权利。

《贞烈殷氏行》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怨的诗歌,也是对古代女性形象的一次深情回顾和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命尊严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