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
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楚楚蓁蓁花下萼,纷纷人说郁金堂。
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击碎珊瑚心不渝,炙燔任肆千般虐。
爆爆炖炖肌尽残,屹然劲节无盘跚。众愤徵歌写幽恨,香风脉脉透琅玕。
卓哉太守真英灼,亟遣官司讯帷箔。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
漫为好语谢长官,鸨羽籧筱终讳却。八龙蜿蜿扶云车,几日升皇别城郭。
我闻古来贞烈焕坛壝,惟拚一死全纲维。谁复夜夜深闺月,洒遍残红泣子规,叹息氏年方弱小,珠辉玉洁全贞皎。
钳口珍谈淋烙凶,从容完璞归青杳。不须哭赴海门潮,不须愤藉新城𢁕。
不须匕首觅夫人,不须鸩羽藏清醥。但冀吾生释罪愆,忍令尊亲逢指眺。

贞烈殷氏行

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

注释:殷家的正气凝聚在津水上,如同十丈高的云彩在天空中崛起。殷氏的节操和操守令人震惊,仿佛西风吹过就会崩溃的城墙。

赏析:这首诗以殷氏为主人公,通过对她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她贞烈品质的敬佩和赞扬。诗中描绘了殷氏的家国情怀、节操操守以及她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勇敢,这些品质都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楚楚蓁蓁花下萼,纷纷人说郁金堂。
注释:殷氏十六岁时,梳着漂亮的头饰,穿着精致的裙子,佩戴着菱角和荷花制成的饰品,穿着芙蓉色的衣裳。她美丽而端庄,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她住的地方是郁金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殷氏十六岁时的美丽形象,以及她所处的环境。诗中的“楚楚蓁蓁”形容殷氏容貌端庄秀丽,“纷纷人说”则展现了周围的人对她的喜爱和赞叹。同时,诗中的“郁金堂”也象征着殷氏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富贵之地或者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

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击碎珊瑚心不渝,炙燔任肆千般虐。
爆爆炖炖肌尽残,屹然劲节无盘跚。众愤徵歌写幽恨,香风脉脉透琅玕。
卓哉太守真英灼,亟遣官司讯帷箔。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
漫为好语谢长官,鸨羽籧筱终讳却。八龙蜿蜿扶云车,几日升皇别城郭。
注释:殷氏遭受了奸恶之人的陷害,但她的心志坚定,没有动摇。她穿过墙壁、房屋,四处躲避。她的身体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她依然坚强不屈。众人愤怒地歌唱,表达他们的悲伤和怨恨。诗中的“珊瑚”指的是殷氏,她虽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太守非常赏识殷氏的品德,立即派遣官府进行审讯。
赏析:“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这两句描述了殷氏遭受陷害的情景,她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坚毅的态度,不向恶势力低头。“击碎珊瑚心不渝”,这句更是表达了殷氏坚守信念的决心,即使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也不会改变初心。“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则描绘了殷氏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存,尽管遭受重创,但她仍能保持优雅的姿态。

我闻古来贞烈焕坛壝,惟拚一死全纲维。谁复夜夜深闺月,洒遍残红泣子规,叹息氏年方弱小,珠辉玉洁全贞皎。
钳口珍谈淋烙凶,从容完璞归青杳。不须哭赴海门潮,不须愤藉新城𢁕。
不须匕首觅夫人,不须鸩羽藏清醥。但冀吾生释罪愆,忍令尊亲逢指眺。
注释:我听说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贞烈之士闪耀在历史上,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国家的纲常礼教。又有谁会在夜晚看到月光下的女子们流泪呢?那些泪水洒满了庭院之中,仿佛是红色的花朵被雨水打落。叹息殷氏年纪尚小,但却拥有着如同珍珠和玉石一样纯净的美德和贞洁的气质。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贞烈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殷氏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哀悼。诗中通过描写月夜下的庭院景象、女子们的哭泣声以及殷氏的纯洁与贞洁,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鉴赏: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以殷氏为题材,赞美了她的贞烈品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扶舆正气”、“巴台十丈云中起”等,描绘了殷氏的家国情怀和节操操守。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殷氏外貌和气质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艳和高贵。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殷氏遭遇的描述,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和哀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