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如钩映草亭,空阶露滴竹稍青。
风吹萤火明还灭,飞向檐前入画棂。
仓中夜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仓中夜坐》是清代诗人乌竹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仓中夜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坐在户外的场景,诗人内心的情绪和周围环境相互交融。诗的前两句写悲凉的秋景,后两句写作者因回家路漫漫而悲伤的感交集,柔肠寸断的心情。
乌竹芳,字筠林,山东博平人。他不仅是清代著名的文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许多题材,包括风景、情感和个人经历等。作为清道光年间的官员,乌竹芳在任澎湖通判期间,其文学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感悟。
在《仓中夜坐》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状态。首两句“新月如钩映草亭,空阶露滴竹稍青”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新月挂在夜空中,月光如钩,映照在静谧的小亭子上,露水从台阶上的竹叶滴落,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这种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寂寞。
第三句“风吹萤火明还灭”,则通过微风拂动和萤火虫的光晕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夜的寂静与神秘。诗人观察到这些细微的自然现象,并赋予它们以象征意义,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句“飞向檐前入画棂”,则将目光引向了屋檐下悬挂的画作,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这些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活动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
《仓中夜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乌竹芳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启发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