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梁芝三吏部

角巾独买碧山居,人羡山公启事余。
词赋近题梁苑雪,音书远寄汴河鱼。
几年帝里轻回驭,何日王门敢曳裾。
见说莺啼曾有约,片帆春雨到衡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梁芝三吏部》是清代诗人袁佑的作品。下面将通过多方面内容,对该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袁佑,字杜少,号霁轩,直隶东明人。他于康熙十一年拔贡,并官至内阁中书。这样的教育经历和官职履历,使得他的文学创作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烙印。
  1. 作品原文
  • 《酬梁芝三吏部·角巾独买碧山居》,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中的”角巾独买碧山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而”人羡山公启事余”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官厚禄的向往和羡慕。
  • “词赋近题梁苑雪,音书远寄汴河鱼”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书信往来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的思念。
  • 最后,“见说莺啼曾有约,片帆春雨到衡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袁佑的诗歌以典雅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著称,其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
  • 风格特点:袁佑的诗歌风格古朴典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文化意义
  • 弘扬国学:《酬梁芝三吏部》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于隐逸生活和友情的重视。这种传统美德在现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传承文化:作为清代诗人,袁佑的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诗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值得后人所研究和借鉴。

《酬梁芝三吏部》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读者的心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