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浦至平湖

春申浦口午潮生,及到斜阳潮始平。
风便东湖挂帆去,弄珠楼上笛三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黄浦至平湖》是清代诗人秦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秦瀛,字凌沧,一字小岘,号遂庵。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一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嘉庆年间官至刑部右侍郎。他为官勇于任事,少有文名,诗文力追古风,能有所自得。辞官后修县志,网罗地方文献,有《小岘山人诗文集》和《淮海公年谱》等作品。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春申浦口午潮生,及到斜阳潮始平。风便东湖挂帆去,弄珠楼上笛三更。”
  • 译文:春申浦口中午的潮水涌起,直到夕阳西下潮水方才退去。趁着风势向东湖扬起帆帆去,在弄珠楼上吹着笛子直到深夜三点钟。
  1. 诗的意境与主题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对春申浦口潮汐变化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
  • 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傍晚时分江边景色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
  • 通过对比“午潮”与“斜阳潮始平”的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使画面更加生动。

《渡黄浦至平湖》作为清代诗人秦瀛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特质也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