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卖花声

一架荼蘼映画屏,卖花声里梦初醒。
浑忘八十年光近,还似儿童枕上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卖花声》是清代诗人秦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一架荼蘼映画屏,
  • 卖花声里梦初醒。
  • 浑忘八十年光近,
  • 还似儿童枕上听。
  1. 诗歌背景
  • 秦瀛,字凌沧,一字小岘,晚号遂庵,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一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嘉庆间官至刑部右侍郎。为官勇于任事。少有文名,诗文力追古风,而能有所自得。
  • 秦瀛于辞官后修县志,网罗地方文献。其著作有《小岘山人诗文集》、《淮海公年谱》等。
  1. 主题探讨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中“卖花声里梦初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 诗中的“八十年光近,还似儿童枕上听”,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阶段转变的感慨。从壮年到老年,从充满活力到逐渐老去,这一转变被诗人以童稚的视角重新审视,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节奏感,通过简单的词汇和重复的结构,达到了音乐般的和谐效果。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整体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诗人巧妙地运用视觉意象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一幅荼蘼映画屏”不仅描述了画面的美丽,还隐含了时间的痕迹和记忆的色彩。
  1. 历史文化意义
  • 在中国文学史上,此类描写自然、生活场景的诗歌常见于宋代词作,如张舜民的《卖花声·题岳阳楼》。相比之下,秦瀛的作品则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深刻理解。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它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景象,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哲学思考。

《闻卖花声》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的多样性。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