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桓道中奉寄家叔父平凉

紫塞秋深木叶红,一年离思逐崆峒。
乱山匹马燕云北,古郡斜阳陇水东。
雁影遥连沙碛暮,笳声寒起戍楼空。
焚香帘阁多清暇,应有音书寄北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兴桓道中奉寄家叔父平凉》是清代诗人秦瀛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秦瀛(1725-1813)字凌沧,一字小岘,后更号遂庵。他是清朝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一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嘉庆年间官至刑部右侍郎。在任期间,他勇于任事,为地方文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秦瀛少有文名,诗文力追古风,能有所自得。他在辞官后还修县志、网罗地方文献,并有《小岘山人诗文集》、《淮海公年谱》等著作。
  1. 诗歌原文:《兴桓道中奉寄家叔父平凉》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全文如下:
    紫塞秋深木叶红,一年离思逐崆峒。乱山匹马燕云北,古郡斜阳陇水东。雁影遥连沙碛暮,笳声寒起戍楼空。焚香帘阁多清暇,应有音书寄北风。

  2. 诗歌解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和季节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 首联“紫塞秋深木叶红,一年离思逐崆峒”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 颔联“乱山匹马燕云北,古郡斜阳陇水东”进一步描绘了北方的山河和南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 颈联“雁影遥连沙碛暮,笳声寒起戍楼空”描绘了边陲的景象,表现了边关的孤寂与凄凉。
  • 尾联“焚香帘阁多清暇,应有音书寄北风”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关切,希望能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兴桓道中奉寄家叔父平凉》不仅展示了秦瀛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