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复戚戚,高楼月如雪。
二八正婵娟,月明翡翠钿。
由来工织锦,生小倚朱弦。
朱弦岂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
别郎已经年,望郎出楼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圆。
月圆以复缺,不见长安客。
古道白于霜,沙灭行人迹。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高楼望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楼望月》是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都为这首词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色彩。
《高楼望月》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品,其创作时间在清朝,属于五言律诗这一古典诗歌形式。该诗不仅体现了纳兰性德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美的敏锐感知,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楼望月》: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他的家族与清朝的皇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出生于满州正黄旗,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
诗词原文:
戚戚复戚戚,高楼月如雪。
二八正婵娟,月明翡翠钿。
由来工织锦,生小倚朱弦。
朱弦岂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
别郎已经年,望郎出楼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圆。
月圆以复缺,不见长安客。诗词赏析:《高楼望月》通过对夜晚高楼上望明月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诗中“戚戚复戚戚”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高楼月如雪”又通过“雪”这一意象,赋予了月亮一种洁净而高洁的美。此外,诗中的“一声落天上”,不仅形容了月亮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整首诗情感细腻真挚,语言优美流畅,是纳兰性德作品中的佳作。
《高楼望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纳兰性德的文学才华,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