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江头、几人凝伫,秋风帘幕无数。小楼尘梦浑如昨,昨夜梦萦何处?朝又暮。忍暗忆、疏灯偎倚轻轻诉。更应记取。对不尽烟波,几回呜咽,把手惜归去。
今惆怅,嫩约殷勤又误,那时空惹春妒。钗痕未褪莺啼歇,到枕便思眉妩。愁不语。正却计、征帆远擢回江浦。天涯有路。总料理相逢,重看泪眼,闲与说辛苦。
摸鱼儿 · 寄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寄妍华》是近现代诗人袁克文创作的一首词。
《摸鱼儿·寄妍华》以“念江头、几人凝伫,秋风帘幕无数”开篇,描绘了一个秋日江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江头”、“凝伫”和“秋风帘幕”等字眼,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空旷,而且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紧接着,词中“小楼尘梦浑如昨,昨夜梦萦何处?”两句,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于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以及记忆与现实的冲突。在词的后半部分,“忍暗忆、疏灯偎倚轻轻诉”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回忆往昔、倾诉衷情的情景。这既展现了词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美感。
“更应记取。对不尽烟波,几回呜咽,把手惜归去。”一句则将整首词的意境推向高潮。在这里,词人不仅记取了过去的记忆,更通过“烟波”、“呜咽”和“把手惜归去”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摸鱼儿 · 寄妍华》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它也折射出清末至民国初年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