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有忆

倚枕停欢,推衾觅语,记从心上留眉妩。当时玉臂怯深寒,归期泥向襟前数。
梦断江楼,魂萦月浦,风情欲说人何许。肯教红褪旧钗痕,到今不倦千回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有忆》是近代文学家袁克文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主人公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下面将详细介绍《踏莎行·有忆》的内容:

  1. 词作背景
  • 作者简介:袁克文,近代著名文学家,其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物心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创作时间:此词的创作时间尚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为20世纪初的某个时期,因为这是民国初期,文人墨客活跃的时代。
  1. 词作原文
    [唐]袁克文《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倚枕停欢,推衾觅语,记从心上留眉妩。当时玉臂怯深寒,归期泥向襟前数。梦断江楼,魂萦月浦,风情欲说人何许。

  2. 词作鉴赏

  • 抒情手法:此词采用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意象运用:词中大量使用了“江楼”、“月浦”、“清风”等传统意象,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幽静、凄美的氛围,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情感表达:全词充满了忧郁和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词作意义
  • 文化价值: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踏莎行·有忆》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参考。
  • 艺术表现:此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准,无论是语言的选用还是意象的构建都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 词作影响
  • 读者反响:这首词在当时及后来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视为经典之作。
  • 现代评价:虽然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和背景已无法考证,但它仍被许多学者和研究者所推崇,被认为是研究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

《踏莎行·有忆》不仅因其优美的词句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更因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价值而成为值得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