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
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
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
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
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杜牧墓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
杜牧(约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后期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洒脱著称,代表作有《秋夕》、《阿房宫赋》等。
据村民关山回忆,杜牧墓确实存在,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7米多高的墓土已被挖尽。这一变化令人惋惜,因为杜牧墓不仅是一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遗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遗迹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