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史文靖公墓

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
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
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
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史文靖公墓》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诗、文、骈体著称于世。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学者的喜爱和推崇。

  2. 作品原文: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3. 作品赏析:《谒史文靖公墓》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首联“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一种尊敬和缅怀。颔联“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则展现了对这位英雄生前事迹的回忆与钦佩。颈联“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一生辉煌成就的感慨。尾联“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见英雄最后时刻的遗憾之情。全诗结构紧密,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充分体现了袁枚精湛的诗艺。

《谒史文靖公墓》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历史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